2020 纪录片 豆瓣8.5
稿紙糊成的文學朱家,孕育出嗜字如命的傳奇姊妹——朱天文、朱天心。這對姊妹雖同根共生,但各憑本事在稿紙格線攻城占地,建立起風格殊異的強大文學國度。文壇傳奇姊妹,姝途刻畫人生。姊姊朱天文在內斂靜氣中帶有高
台版 国语 原生中字原盘
2020 纪录片 豆瓣8.3
微风吹进朴旧的书房,父母共同写作的画面历历在目,朱家三姊妹翻出相簿及笔记,以子女的亲密眼光,看见小说家朱西宁与翻译家刘慕沙。来台的日记,泛黄老旧的合影,日常点滴刻划出不为外人所知的台湾文学私史。一本本
台版 国语 原生中字原盘
2014 纪录片 豆瓣7.3
洛夫 
詩人步入一黝黑甬道,石室中微光閃爍,令人如何想像,六十年前此處砲火隆隆?1959年,洛夫在金門戰火硝煙中,開始寫作《石室之死亡》,在後來的六十年,這首超現實主義代表詩作掀起台灣文壇風起雲湧。2000年
台版 原生中字原盘 国语 花絮中字
2015 纪录片 豆瓣8.8
林文月,讀中文系的人先一刻碧清的海水,不知什麼時候開始,已轉變為水銀一般的有重量的顏色了。時間並未永駐,唯其似乎運轉得極緩慢,趕不上我手錶上時針移動的速度。家學淵源的作家林文月被譽為「臺大第一景」。是
台版 原生中字原盘 国语 花絮中字
2014 纪录片 豆瓣9.5
痖弦 
回顧1950年代迄今台灣詩壇與文壇,瘂弦的參與及貢獻,幾乎可說是從一個人的身體力行,縮影了超過六十年的現代詩與文化史。在創作上,公開發表詩作雖然只有12年(1953-1965),然而作品經典淬煉,經過
台版 原生中字原盘 国语 花絮中字
2014 纪录片 豆瓣7.7
也斯 
我想要描述那未被描述的感情、未經細嘗的滋味、未受到注意的想法。我想環繞著那生命的謎團,逼近它發聲,展開對話。2014年香港、2015年臺灣,文化界舉辦了「回看也斯」活動,懷念逝世的作家也斯,以及他所聚
台版 国语 原生中字原盘 花絮中字
2015 纪录片 豆瓣9.1
白先勇,奼紫嫣紅開遍「在我們這個王國裡,我們沒有尊卑,沒有貴賤,不分老少,不分強弱。我們共同有的,是一具具論欲望焚練得痛不可當的軀體。一顆顆寂寞得發瘋發狂的心。」「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」,從22歲創辦
台版 国语 原生中字原盘 花絮中字
2015 纪录片 豆瓣8.1
劉以鬯,19181918年生於上海的劉以鬯,是近代華人文壇歷程的見證人。劉以鬯跟張愛玲年齡相差僅兩年,完成《酒徒》已四十多歲,可算大器晚成。他的文學和人生轉捩點,想不到來自新加坡一段愛情經歷,拍攝團隊
台版 国语 原生中字原盘 花絮中字
2011 纪录片 豆瓣9.1
庄周梦蝶,无有虚实。诗人在红尘中梦想脱俗,于露电里捕捉永恒。《化城再来人》借用佛经典故,以周梦蝶的一天隐喻其一生中的风景,从日常中穿插映射其思维、修行、写作,试图重现昔年武昌街气氛、书摊的孤独国,追索
台版 原生中字原盘 花絮中字
2011 纪录片 豆瓣8.0
北京城南的英子,到了台北城南,变成文坛不可或缺的“林先生”。《两地》从林海音“双乡”的特殊身份切入,随着女儿夏祖丽娓娓道来的声线,走入她的书桌、生活圈、编辑台,特殊年代里的风声鹤唳与担当,以及那一块奋
台版 原生中字原盘 花絮中字
2011 纪录片 豆瓣1.9
内详 
公視國際合製團隊長達15個月記錄深山部落「司馬庫斯」,真實呈現大自然四時變化的繁茂生態,以及交織著淚水與歡笑的生命故事。生命的喜悅與憂愁、衝突與和解,在這一年,不斷交錯上演......
原生中字原盘 自然地理